中國行大要(一)

4 月 / 07 / 2004

到廣州、北京、香港一行,拉雜記的大要:

中國廣告人與外賓的聚會:

在廣州參加了時報華文廣告獎外,也跟去參加一個由中國廣告網和時報合辦的網聚。看到他們跟這次時報邀訪的外賓陳耀福和何清輝相談甚歡,覺得台灣應該也有這樣的活動。時報亞太獎和華文獎其實都固定會邀請外賓,可惜的是每次這些外賓都被時報的招待人員或記者(也包括我自己在內)“壟斷”。其實,外賓來到本地,不該只限定由記者訪問。中國廣告網這樣的網聚,讓更多人有機會和外來者直接互動接觸,是很值得本地辦獎單位參考學習的。

北京這都市和中國導演的發展/中國導演的從容

在北京,舊識葉宇軒幫我把剛下飛機的導演烏爾善抓來一談。很驚訝地發現當年(99年)時我在上海曾經參與的一個中國現代藝術展“超市”(在上海近年來首次三天就被關了的展覽)原來烏爾善也參加了。他而且多年來一直持續受邀參加藝術展覽。烏爾善說北京是個文化盲流眾多的城市。而像烏爾善和後來採訪的李蔚然,都很有意識地修養生息。比如烏爾善會說他希望自己一定要每年創作一些短片。他也玩音樂。(作蒙古音樂。)我覺得如果以烏爾善作為一個代表的話,那像他這樣的中國創意人他們有一種從容不迫。比如他說,反正邀約是一直會有,所以創作反而是要對得起自己。這和北京以外的世界的資源稀薄,創作者會有一種一定要抓住機會,否則如何如何,結果失去從容感的狀況對比很明顯。

和外國的接軌

作為記者我一直有個感想,就是在台灣,我很少找到能夠“對話”的人。不是說不能聊,而是在聊專業時,台灣的創意人對外來資訊往往有欠缺背景知識的狀況,很少能對國外的創意人提名道姓,甚至去深度分析特定創作者的作品。台灣的創意人好像對台灣以外的創意人是整體把他們當作“別人”,看參考資料如Shots、Archive就是對一個叫作“有人”或“別人”,虛擬的整體存在找參考資料。而烏爾善和李蔚然,他們不但對Frank Budgen、Jonathan Glazer、Tony Kaye、Traktor等人的姓名朗朗上口,對他們作品,人的動向的追蹤、掌握和分析都是相當深入的。烏爾善還當場拿出去年八月才剛出版的Chris Cunningham、Michel Gondry、和Spike Jonze的作品集──他在資訊掌握上和我這個以資料為專業的人竟然沒有時差,實在令我感覺相當恐怖。(當然,創意工作者未必要找一堆參考資料。請參考下面談與陳果會面的部份。這裡只是在描述中國創意人的國際接軌程度。) 

國際資訊與資源大量擁入/產學密切合作/深耕三尺的學術研究

剛到北京時接待我的朋友琳子和她的兩位好友都是青年視覺雜誌的編輯,這本一期厚達400頁的雜誌,內容完全是自製的。圖片更是每張都大也都經過付費取得。我認為,這本雜誌也是典型的中國產品。是運用大型組織的力量才能作出來。台式中小企業型的出版組織不太可能作到。(因為圖片費就是筆很大很大的負擔了。)而且這雜誌也是很典型的北京產品──由中央美院人士設計。產學充份合作,這也是大陸的特色之一,如中央美院主導青年視覺雜誌的排版,烏爾善說他們當年讀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業時,老師帶著學生接案子,就當作業。而北京廣播學院廣告學院也實際從事在台灣會由私人企業去從事的如消費者生活型態調查等研究。廣告學院出的刊物也都是業界實際使用得上的資訊性刊物。我個人認為這和台灣學術界(至少我本人讀過博士班所見如此)只管出“學術性”研究和刊物的狀況相較是有其優點的。

琳子幫我安排了參訪北京廣播學院廣告學院。由院長黃升民教授為我簡報。黃教授告訴我,電通對廣告學院多年來持續設置電通講座,由日本電通固定派廣告專業各方面的講師駐講。現在更簽署意向書要設電通大學。廣告學系和學院成立八年來,也持續完成了中國數位電視及廣告市場、消費者生活型態調查等的基礎研究。出版各種專著專論。現在則更進一步成立中國廣告資料庫。黃教授說,他們只是農民精神,深耕三尺。烏爾善則告訴我他是北京電影學院廣告導演專科第一屆。該專科四年一招。舊生畢業才招新生。(不像我們這兒不管什麼學校好像孵蛋似的拼命出產) 烏爾善、李蔚然都是廣告導演專科第一屆的傑出系友。他們還有製片專科。李蔚然的製片是製片專科畢業的,現在又到英國學製片去了。(你我認識誰是跑去英國學製片的嗎?)

休息一下,明兒再說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