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設為公開,可以點進去細看。點這邊直接可以看原始大小的檔案。
台灣今年的報名件數是去年的整整一半。(我接任代表時已經4.25了,第一次的報名時間都過了。不過我想坎城還是會把這個算在我帳上。)中國則是438件。但是最可怕的是香港,竟然報了有310件,其中最大的報名獎項是報業和戶外(105跟89件),比香港還要可怕的是一樣小的新加坡,報了458件,而且也是在報業和戶外分別報了169和158件。
之前有創意總監跟我分析過,現在台灣碰到的問題是,大國際廣告集團的錢都要上繳,錢卻分給新加坡(以該集團的例子)那些亞太區辦公室,然後他們就瘋狂在做專為得獎所作的稿子。上次我遇到某大汽車品牌的客戶,她也是這樣說:他們行銷預算中一大部分都要上繳給亞太區,而亞太區那些人就分給負責亞太區業務的廣告公司去執行。什麼錢都到不了台灣的廣告公司手裡。
台灣的報名可喜的部份是,不再一面倒地集中於得獎很大程度是拼執行的影片、戶外、或報業。今年台灣在鈦獅獎報了一系列。甚至連廣播廣告獎類也報了一系列。而設計獅獎和促銷獅獎也各報了一系列。網路廣告也報了3系列。但是最奇怪的是媒體公司今年一件也沒有報。可見台灣的媒體公司雖然很多都號稱國際媒體公司集團的一份子,在媒體創意的國際參與卻相當有限。
整體來說坎城廣告獎09年去08年的報名系列數減少了近20%,顯示出金融危機的影響。衰退最大的項目是傳統廣告類的三個主要獎項:報業廣告獎(減少32.2%,減少了2,394件)、影片廣告獎(減少25.4%,減少件數1,168件)和戶外廣告獎(減少23%,1,344件)。但非傳統廣告的網路廣告獎報名件數也減少20%(減少552件),直效廣告獎則減少19.6%(減少333件)。唯一報名件數增加的是去年創辦的設計獅獎,增加1.2%(13件)。2009年度新設立的公關獅獎,則有431件作品報名。(奧美跟微軟的“乾妹妹”真的應該聽伊藤直樹的建議報這項的。至少競爭比其他獎項不激烈三倍以上啊!)
坎城的規定是,除非主辦單位有特定考慮,評審的選擇是要先以報名與得獎件數來分配。只有“連續三個年度報名件數排名前三,連續三個年度得獎件數排名前三“的國家或市場才會分配到自己的評審。而各國家或市場的代表,在收到分配名額之後才能進行推薦。所以我想台灣要推薦評審,那大概只有靠有人能夠像Dave Droga一樣,做出些驚天動地的作品。靠報名件數的量要等到人家分配評審給我們,除非全台灣每一家中小型廣告公司都一年作一件好作品去報名。
點那個圖片,Flikr說"此相片是私人的"啊~
小魚:
你第一個圖點進去 頁面寫
This photo is private.
改好了改好了。最近都在外面奔波所以改得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