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改變世界:行為科學幫歐巴馬連任

11 月 / 27 / 2012

紐約時報在 11 月 12 日刊出了這篇以行為科學對歐巴馬連任成功的競選過程所做的貢獻為主題的文章,大概會重新興起另一波行為科學熱。

文章中提及,在這次選戰中其實有一個由包括 Craig Fox (在上述報導中只提到說他是「洛杉磯一位心理學家,但他其實應該是洛杉磯加大管理學院的頭還有風險實驗室的負責人),普林斯頓大學的Susan T. Fiske,聖地牙哥加大的Samuel L. Popkin,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 Robert Cialdini,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 Richard H. Thaler,以及哥倫比亞大學的 Michael Morris。這些據稱是「夢想團隊」的行為科學家自稱「行為科學家顧問團」(consortium of behavioral scientists,COBS),經由電子郵件或電話會議為歐巴馬的選戰獻策。報導說這次的大選歐巴馬團隊利用研究的程度前所未有,這是相當大的文化改變,因為選戰以往都是依靠顧問、專家和大老的直覺在打的。至於這些學者的貢獻,是提供有研究根據(而非只是所謂的「大老」經驗談)的建議,總結一句話就是:小事改變世界(little things that can make a difference)。

首先,學者怎麼看兩位候選人?

研究發現,選民對候選人的考慮著重在兩個因素:能力以及溫暖的感受。候選人必須在兩個條件上都獲得高度肯定。羅姆尼被選民認為是個能幹的商人,但是他的致命傷就是被對手呈現為(選民也覺得他)疏離,不知民間疾苦。(這句話,怎麼覺得好熟悉。)

比如說:這次選戰初期,說歐巴馬是穆斯林的謠言甚囂塵上,怎麼解決呢?

說到對抗謠言,學者發現,有效的策略是,不止必須否定謠言,更必須提出肯定性的事實。比如,只說「歐巴馬不是穆斯林」是不夠的,因為否定只有短期的效果,長期下來,人們只會記得關連性,所以要提出可以對抗的正面關連,如,說明「歐巴馬是基督徒」。

上述報導也指出行為學者們的許多建議都被採納在選戰中,如,志工在選情搖擺的州挨家挨戶敲門,跟屋主開始對話後,不只會提醒選民投票並安排投票的便車,而是依照事先演練的劇本大綱,利用研究證明過有效的隱約動員技巧讓行動更可能依照想要的方向發生。

比如:指出對方曾經是選民「某先生,您過去都有投票」就有可能加強對方這次也去投票的傾向。因為人都想要保持一致,過去有過的承諾,特別是如果是公開的承諾,會傾向盡量實現。

志工也會請問選民是否願意簽署非正式,但上有現任總統(就是歐巴馬影像)的投票承諾卡。因為行為科學研究早就發現,只要幫一個小忙,幾乎就會一直幫下去。在一個經典實驗中,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問人們是否願意在家裡的窗戶擺一張小卡片,結果答應的屋主會一直答應下去,直到接受如「在屋外草坪擺一個『小心駕駛』大號誌」這類平常應該不會接受的要求。(寫道這猛然想到上次在百貨公司被黏滴滴的推銷員纏得過意不去申請了一張信用卡,後來開卡時才知道這張卡每年要刷滿六萬才免年費,而我也竟然就接受了而不是當場剪卡──這下我生氣了!)

歐巴馬的志工在詢問選民投票意向時,會問對方是否計畫去投票,如果沒有計畫,他們會幫對方立馬制定詳細的計畫,包括投票的詳細時間等。也是研究早就顯示,有詳細的計畫就更可能採取行動。

還有一個有效技巧是,告訴選民他們社區的鄰居也都計畫投票。這也是研究發現的:比起利用文宣告知不投票的負面效果(你們這社區的人很多都不投票,這樣會喪失創造改變的機會),正面的訊息更有效果。這當然和人類的從眾傾向有關係,不過,文章中有引另一個經典研究:旅館希望住客不要每天換毛巾的話,「大多數客人都重複使用用過的毛巾」能增加重複使用率 29%,但「住過這間房的客人大多數都重複使用用過的毛巾」的訊息卻能增加重複使用率達  41%。

很有趣吧!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