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網站極其忙碌的顧問李怡志先生已經幫我們把留言的管理功能重新設好了。所以網站留言功能重新開放囉!
重新開放留言功能
12 月 / 07 / 2005廣告的企業日子
12 月 / 07 / 2005最近兩天有兩則新聞值得注意,一是,買個不停的法國金融家部落黑(Bollore)先生繼續大買Aegis集團的股票,並且,拿出上次對付Havas集團的相同手法──先用銀彈攻勢,收購集團持股到一定水平,進而採用離間方式,取得董事會的優勢,從而取得集團經營權。──Bollore日今已持有Aegis集團股份到達25%,並計劃繼續收購到持股29.9%。並且,也計劃要求Aegis董事會的席位。
另一則新聞是,當初創辦Lowe廣告,並且賣給IPG集團集團的英國廣告人Frank Lowe爵士(他跟Martin Sorrell一樣因為經營廣告集團有成被英女王封為爵士),在嘗試購回自己當初創辦並經營22年,後來交給IPG卻經營甚不善的Lowe集團不得的傳言後,已經宣布重新創辦廣告公司,同時,在Lowe集團多年來主持大客戶Tesco的創意主管辭職決定追隨舊老板。Tesco 4500萬英鎊預算的廣告業務預料也將隨之轉委任給Frank Lowe創辦的新公司。
對於第一則新聞,我很早以前就失去報導的意願──自從60年代Bill Bernback、DDB和Volkswagen所共同引燃創意革命的火炬以來,現下應該就是廣告業這個創意產業最黑暗的時代之一吧!親眼看見Bollore這樣的資本家,赤裸裸地只憑鈔票,把自己買進多少人共同努力創造的廣告集團。然後把經理人活生生地掃地出門。──Martin Sorrell當年買J. Walter Thompson,買奧美,只是強行收購,就被罵得臭頭。但他至少表面上尊重廣告業這「人的行業」,對集團的創辦人和精神領袖都是尊重的。而Bollore呢……我只是很好奇,對於廣告業那些一年365天有320天在辦公室加班的工作者來說,他們辛勤努力,耗費青春,難道為的是給資本家充實荷包嗎?這行業向來由資深專業者帶領team member共同努力,「老板」的專業,而非財力,才是讓公司成形,讓團隊向前的本錢。資本家進駐,對這行業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在這個脈絡下回頭看Frank Lowe重新草創公司的消息,雖然,也不必就此神話Lowe爵士。(每個人都有他的過去嘛!)但是,Frank Lowe重新創辦廣告公司,並且獲得舊屬和客戶支持,在這個節骨眼畢竟是個有「人味」的新聞。因為,廣告業會怎樣演變,最後一定還是掌握在工作者與客戶的手中。工作者是否只把廣告業當作一個工作?只滿意「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廣告企業日子」,干願以低薪高工時當資本家的奴工?客戶是要一家如同「企業」般的廣告公司所製造的「廣告」,還是真的追尋由「創意人」和「創意組織」所能蹦發的動人創意?希望是廣告人的創意與熱情,而不是資本家的銀彈和搞錢、搞更多錢的功力,會決定廣告業的未來。
暫時關閉留言功能
12 月 / 06 / 2005因為本Blog遭到有人藉用留言方式刊登無誠意的留言(如really enjoy reading your site),卻留的是自己的“貸款服務”、“債務整合服務”的名稱和網路聯結。目前已經將留言刪除,並寫信給Blogger的技術支援團隊報告此一事項。 雖然刪除留言無法順帶刪除他們留下“貸款服務”、“債務整合服務”的名稱與blog廣告頁聯結,但在靜觀Blogger處理此一事件的過成中,暫且保留留 言顯示功能,以便Blogger處理,同時暫時關閉本Blog留言功能。
品牌經驗的斷裂與整合
12 月 / 04 / 2005可能是天資駑鈍的關係,小魚研究廣告理論,研究來研究去,常常覺得其實廣告理論就是以人(廠商)去思考人(消費者)的感受。不管理論換什麼名詞,其實不就是對於人的同理心與洞察嗎?
昨天跟今天,小魚的親身經驗,再次驗證了自己的這個感觸。
事情是這樣的,昨天四點鐘開始呢,小魚覺得,這麼好的天氣在家聽選情報導太浪費了,於是就把小魚可以聽廣播的MP3 Player拿出來,把小魚那台花了台幣29500買的美利達自行車搬出來。戴上自行車頭盔,出門去逛淡水了。(最近常常收到讀者來信,對小魚Blog之產量貧乏表示關切。嗯,在此招認,除了工作忙,或者說,因為工作忙,導致身體不好,所以小魚份外需要騎車、上氣功、學瑜珈等等的時間啦!)
果然,做什麼事都需要專心,而一邊騎車一邊聽選情絕對不值得推薦。才騎到紅毛城的外頭,小魚忽然發現人行道的邊緣直撲眼前。一驚之下,小魚我,摔車了!車的變速齒輪在人行道的「鞏固力」上磨傷了不說,車子邊吐出不知由哪飛出來的零件渣子邊落地。然後,不會動了。
對包括自行車在內的機器都一竅不通的小魚,坐在紅毛城入口外那友善的木椅上對著車子端詳了半天。最後只好推著車到老街去找自行車店。第一家自行車店是租車店,不會修車。第二家自行車店的老板看了車子一眼,說,「落鍊!」把鍊條一撥,車子可以騎了。小魚往前行,到達淡水捷運站,跟著零星出現的鐵馬騎士們往前行的路上,車子忽然又不對勁了──踩踏時車輪是會轉,卻像太空漫步般以龜速前進。而且呢,整個車子歪歪倒倒,甚難控制。但是,已經上了捷運旁的自行車道的小魚我呢,也只好藉著下坡的滑行力把車子騎到紅樹林站,脫離自行車道回家。完全等於踩不動的自行車,加上剛剛下坡,現在就是上坡的回頭路,小魚是延著淡金公路一路把車子推回家了。
回到家之後,小魚上網找美利達的網站。上不去。瀏覽器告知的訊息是「嘗試連接到www.merida.com.tw超過時間而無回應。」小魚又google了半天。最後是用「美利達自行車經銷商」在下列網址找到美利達http://d1295592.c27.station.com.tw/dealer.asp?category=bike&cityid=1的經銷商網站。但是,沒有淡水地區的經銷商。
小魚沒汽車。(小魚媽早就對小魚有通透的理解,認為以小魚心不在焉的本性要是開車肯定出車禍,在小魚媽的不鼓勵下小魚到現在是全家唯一不會開車的。)要是要自力救濟(小魚其實不太喜歡麻煩別人!)修復自行車,只有兩個可能:推車到紅樹林捷運站,利用北淡線假日自行車可以上捷運的機會到捷運延線的車店修理;或,在淡水找一家專業自行車店。小魚在上面的網站上找到北淡線沿線的美利達經銷車店,一一詢問是否在捷運站附近。同時,繼續google淡水附近的自行車店。因為,小魚認為,只是摔車所造成的問題應該是相當簡單便可以初步解決的,要是能先作處理,至少明天不必再推車到紅樹林捷運站(那可是好幾公里的路咩!)。小魚google半天,結果找到一家就在家不遠處(意思是說,大概只要推一公里的車)的自行車行,而且這家車行號稱是「淡水區最專業的車店」,還設有車友俱樂部喔!小魚很高興地打電話過去,問,我的車是美利達的,出了如此這般的狀況,可不可以推過去看看?老板態度很冷淡,說,你是美利達的車就去找美利達的啊!我說,但我在網路上找不到美利達在淡水的店。他說,在正德國中旁就有一家。我說,我是偶而經過時有看過好像有一家鐵門上有漆美利達的商標,但是從來沒有看過那家開門。如果那家沒開可不可以過去給你看一下?老板不置可否。小魚於是就推著車子出發。果然,到了那家美利達,沒開。(當時是晚上不到九點。)問旁邊大樓的警衛,說,不知道何時會開,但有確定這家店還開著,只是警衛不知道開店時間。不過,警衛也說了,這家店好像大概中午的時候會開店。既然美利達車店至少總要第二天才會開,小魚一方面對於受傷的車子覺得心痛,想要趕快知道狀況是否嚴重。另一方面,也很想見識一下「淡水區最專業的車店」,和他的車友俱樂部。於是就把車又向前推進,到前面那家冷淡的車店去瞧瞧。
結果,老板果然很冷淡啊!小魚都把車推到他店外了。他連車子正眼也不瞧,在小魚的要求下他騎上車試了試,明明問題很大,車都不能騎了,他竟然還說,可以騎啊!沒問題啊!後來則明確拒絕修理小魚的車,說,反正你是美利達的車就去找美利達,要不然要是我碰了你的車還是有問題,你是找我還是美利達負責?聽起來也是有道理啦!但是,從他的態度中看不出對於車子的熱情啊!小魚想,要是「專業的自行車店」,應該不會因為不是自己家賣出去的車就完全不理會吧!(這跟醫生看到病人來求診還問政治傾向類似吧!)小魚問這老板,你修車可以收費啊!何況你不是也有車友俱樂部,怎麼會說,不是這邊賣出的車所以不肯修理呢?老板的回答則是,就算車友俱樂部也是要該店賣出的車才能參加,總之,不是他店裡賣出的車他不管。小魚在這老板這種“跟你的車一起滾吧!”的態度下只好推著已經推了三四個小時的車回家去。
推車離冷淡車店一段距離之後,小魚忍不住拿起手機打給當初幫我買車的朋友,抱怨「總不會因為我是美利達的車主就這樣對待我」,對方很冷靜問說,那家是不是賣捷安特的?小魚回答,他好像有賣捷安特跟其他的車,但也不必這樣對待別的車吧!朋友解釋,因為兩家品牌的競爭關係,所以有時車店對於對手的車和車主會有這樣的行為。反正就先看看那家美利達車店有沒有開,如果不行,朋友再來幫我載車回當初買車的店送修。
總之,昨天晚上小魚就在被冷淡老板拒絕的滿腔怒火,和摔車加推車的全身痠痛中渡過了。
今天,一到中午,小魚就跑去那家美利達車店。幸好,開門了。小魚先推門進去找老板確認開店時間,老板一聽說小魚昨天晚上推車來卻撲空,馬上一直一直道歉。說因為住得遠,是從外地每天到淡水來開店,所以中午才開。昨天剛好比較早回去。小魚看到態度這麼好的老板,忍不住馬上開始傾吐昨天晚上的不幸遭遇,然後就趕快衝回家推車來修。
路程有點距離,小魚回到店裡時,老板和他的兩個小孩竟然立刻衝出來迎接,小朋友並且立刻大聲宣布「是冠軍一號耶!」然後就圍在車旁研究起來。其實小魚對自己的車真的一點都不了解啦!隱約聽幫忙買車的朋友提過是什麼德國女冠軍車手在奧運奪冠的同一款。但是,當小魚一到店裡,就因為車子而受到英雄式的歡迎和對待,又一直聽到老板全家和店裡其他客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告訴「這款車已經絕版」、「上次有人要買都拿不到」、「車身顏色比較特別而且上面有有冠軍車手的簽名」、「我家裡也有一輛」……時,真的感覺與有榮焉。(不過那位客人買到的價錢比我低1500元喔,氣!)此外,老闆娘和店裡的客人也同聲一致批評昨天那家冷淡車店的老板,讓小魚得知「那家老板連自己賣出的車都不肯調整」、「只有要換高單價零件時他才願意修理」、「他的客人上門他也不理只是在那邊把店裡的產品摸來摸去」(沒錯!昨天小魚在那邊時他也是在那邊自顧自地把店裡的產品「摸來摸去」)、「好像他只關心自己比較投合的客人」、「他的客人結果都跑來我們這邊修」……小魚心情也舒暢起來。(原來不是只有我被這傢伙欺負啊!但是總而言之小魚絕對不會推薦任何朋友到冷淡車店買車,而且一定會告訴至少一百位朋友冷淡車店有多爛!)
這家美利達車店的老板不但把小魚的車子修好(只是變速線滑掉了),幫輪胎打氣,還把車推到店外噴氣清潔。小魚感激之餘,就在這家店裡採買前後車燈。老板幫忙裝車燈的過程中,店裡其他的客人也七嘴八舌建議採用的前後車燈和裝置的地點,甚至還順便教導小魚車座正確的高度。(牽涉到後車燈的裝置位置。)最後,在小魚主動留下聯絡電話以便日後與其他車主共同出遊的尾聲中,小魚快樂地結束了這次的「美利達經驗」。
小魚廣告網自稱是個「廣告網站」,所以小魚在此就來檢討一番這次的「品牌經驗」囉!首先,很多廠商要發展品牌都會先作大眾媒體廣告。不過,大眾媒體廣告只是整個「品牌經驗」的一部份。(就像「媒體公關」也只是整個品牌經驗的一部份。)消費者中的確是有各不同程度的主動影響者──像小魚這樣的消費者,有「好康」絕對會主動告訴一堆人,有被廠商得罪的經驗也絕對想辦法昭告天下。(請參見The Tipping Point這本書,繁體中文版《引爆趨勢》由時報出版。)加上現代消費者的「武器」變多──各種網站和Blog讓消費者可以隨時上網將抱怨留在網上供無數人參考。)「品牌經驗」的整體管理,絕對不是只以大眾媒體為中心的大眾廣告和大眾媒體公關模式所能照顧到的。
回頭看看廣告史上最著名的創意廣告案例Volkswagen,即始在還是大眾媒體時代,「甲壳蟲」(Beetle)廣告奇蹟發生的基礎,是美國福斯早就劃一的「經銷商管理」──美國福斯在開始做大眾廣告之前,早就透過滴水不露地指導手冊,要求各地經銷商由賣場到修理場地,由室內裝潢、顧客入口、採用燈具等……全都整齊劃一地照章行事。因此,福斯汽車經銷商的現場,絕不會在看到現場有員工的外衣東一件西一件批搭在椅背上,因為指導手冊早就規定,經銷商和修理站一定要設有員工衣櫃,以保現場整潔。而雖然福斯汽車在美國是「進口車」,車主來修車時,絕對不會聽到「這款零件現在調不到貨」,因為Beetle的車各年款之間的零件絕對可以互用,經銷商必須屯補定量的零件,而零件種類固定也讓經銷商容易備齊零件。而福斯的車主,也絕對不會遭遇「買車走前門,修車走側門」,買賣已成情意不再的差別待遇,因為指導手冊中連「客人無論買車修車都走前門」這點也指導了。Beetle廣告中所談的,永遠是產品和服務整齊的品質,但這些原則,早在「廣告創意」發生前就已經就位。最後,其實現在廠商和廣告公司都早就發現,賣車不是只賣一手車,維修和後續的產品增購也是重要的收入來源。
回來說小魚的單車經驗,廣告中再怎樣談單車生活的輕鬆愜意,對品牌建構或破壞的效果比不上一個熱情或冷淡的經銷店主。而再怎麼好看的大眾媒體廣告,也抵不過消費者能不能方便找到當地經銷商的事實。(要不是這家車店剛好在小魚曾經經過之處,又經過冷淡店主的確認,小魚大概真的要推車到紅樹林站再搭捷運到北投去修車了!)「品牌經驗」的管理,真的是要垂直整合,從蒐尋網站上的「網站排序優化技術」,到零售通路的小店主的服務態度和熱情。沒有好的「品牌經驗」管理,廣告創意再怎樣突出也是空包彈吧!
D&AD學生獎徵件到明年3月26日
11 月 / 25 / 2005寫了一篇給大專學生參加2006年度D&AD學生獎看的文章。
就數位作戰位置
11 月 / 24 / 2005最近在整理上海之行的採訪稿件。必須花很多時間,因為電腦能力很容易遭遇挑戰(computer challanged)的小魚我,大膽接受MSN的邀請,前往參加一點都不懂的廣告科技展AdTech,還專訪了MSN的產品發展負責人。不過,小魚最喜歡就是學以前不會的事情。而且,小魚運氣超好,這次的上海行是跟MSN的台灣副總住一間房,可愛樂觀有耐心又非常能幹的Geena可以說整整花了兩天由早上睜眼到參加會議到晚上睡覺之前都不停在跟小魚解釋網路廣告的發展。連續兩天每天密集「上課」到半夜兩三點,小魚的科技功力終於突破0點,增加到,嗯,0.01點。
這次的備忘錄內容中,對廣告業來說最大的意義,就是其中昭告微軟將會全力向「全由廣告支持的軟體」的方向前進。在AdTech研討會中,MSN的行銷主管Chris Dobson也作了一場非常精采的提報,清楚說明這個策略方向對廣告業的意涵。其中的圖表說明了,將來微軟的軟體都會以AJAX技術,讓使用者經過寬頻來使用在伺服器端進行處理的軟體,甚至直接儲存在伺服器端。而不是像現在軟體都要裝載在電腦中,在你的電腦上進行資料處理。
看看微軟新推出的www.live.com,就大概可了解“整合網路使用經驗”概念下產品可以發展到什麼程度。現在,使用者可以在同樣的介面上用RSS訂購常看的Blog,收看新聞,用高達250MB容量的網路郵箱,用Messenger跟朋友同事聊天交換檔案,上Spaces去撰寫自己的網誌,利用蒐尋找網路資訊,然後,將來還能用同一個介面所提供的文書處理軟體、行事曆管理軟體、專案管理軟體……。
在這次研討會中看到MSN行銷負責人Chris Dobson用好大的AJAX代表未來整個網路使用經驗所依賴的技術,這裡有人整理出10大應用AJAX技術的軟體,不妨先體驗一番,想像一下不必花錢或只要用很便宜的價錢就可買到各種軟體,而且這些軟體有bug還會自己不斷修正,而不是要你有事沒事去更新的未來經驗。順便理解一下,這樣的趨勢為何會讓微軟這麼著急。
到上海去了
11 月 / 14 / 2005今天出發前往上海(14-17)和北京(17-20)。到上海是參加AdTech展。到北京是散心。純逛逛。
大家再見了。
坎城鈦獅獎仍維持為創新獎
11 月 / 04 / 2005坎城廣告節主辦單位國際廣告節(Cannes Lions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Festival)3日宣布,鈦獅獎(Titanium Lions)在2006年的坎城廣告節中仍將維持為創新獎。
鈦獅創新獎原由Wieden & Kennedy的創辦人Dan Wieden於2003年擔任坎城廣告獎報業戶外與影片廣告獎評審團主席時創辦。當時的目標是獎勵廣告業突破性的創新創意。2004年度坎城廣告節經營權易手,主辦單位宣布將鈦獅獎改為整合行銷傳播獎。但在2005年度的坎城廣告節中,鈦獅獎評審團在評審團主席Jeff Goodby的領導下,逕自將該獎改回為創新獎,並且創出超低得獎率的評審結果後,坎城廣告節主辦單位經過數月對業界領導者的意見徵詢,宣布釐清鈦獅獎為創新獎。不拘運用媒體形式,只要自認獨特、創新、純粹,前所未有便可參加此獎項的競逐。2006年度的鈦獅創新獎將不分產品類,也不拘頒出獎座的數目。鈦獅創新獎也會保留「大獎」,不過鈦獅創新獎的「大獎」應該不會年年都給,以維持其絕對高標的獨特地位。
***
我倒覺得「超女」案應該要去參加明年的鈦獅創新獎。是說,要是創造這案子的人目下還有坎城的話。(要是我能想出那樣的案子並且執行如此成功。我想我不會在意廣告獎。)不過若要參賽,提報(presentation)可得好好製作。
無題
11 月 / 03 / 2005我覺得廣告業的記者是不好當的。
就拿Samsung比稿來說,Samsung去年比了一個長達數月的稿,之後,據說是由於Martin Sorrell親自操刀,加上集團整合有效。WPP在比稿中勝出。不久,各大廣告與財經媒體都刊出文章,討論當時HSBC等比稿一路順遂的WPP的集團運作策略是未來廣告業的趨勢。
不到一年,Samsung未經比稿便把廣告業務交給Publicis旗下的Leo Burnett。在WPP比稿勝出之後主管Samsung創意業務的Berlin Camron和業務的JWT都出局。同時,可口可樂也把預算約1.5億美元北美的廣告業務由Berlin Cameron移給Wieden & Kennedy。這下,廣告和財經媒體不大說話了。因為Publicis是集團,Wieden & Kennedy是獨立創意廣告代理商,西瓜和李子有點沒法比較。而更絕的是,Samsung的高階主管接受媒體專訪時公開說,他們對Berlin Cameron的創意並沒有不滿意,只是覺得公司的行銷預算這麼大,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還是要在本身與代理商之間的關係中取得平衡…… (所以完全是奇摩子問題?)
我要說的是,做為觀察者,我們都不太夠格去討論這問題。我們對整體經濟趨勢和企業的微觀面都不夠了解。我想,討論Samsung或可口可樂的業務移轉,不討論當事公司兩方的內部衝突和互動(光看AdAge或Adweek的報導也會發現,因為新的行銷主管上台就要比稿的案例真是多的不得了),不討論企業或產業本身面臨的問題(如,可口可樂今年的財報還是不錯,但是因為來自新興市場的收益,在英美市場該公司都面臨整個可樂產業因為健康意識興起而萎縮的狀況)……
一個廣告業務的移轉當然會牽涉到很多很多的原因,而我看媒體,還是這邊問問,那邊問問,所得到的答案也總是摸不著邊際。
又如廣告集團的購併。之前說過,當初第一個廣告集團Omnicom成立的過程,是消息滴水不漏。我曾經訪問過當初三合一時,在Needam這方的Keith Reinhard,他現在還是DDB集團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回憶當時,他說,周五股票歇市後,他們開始在公司裡架起人高的看板,把所有客戶全部列在上面,一家一家地打電話通知。客戶全部知會完之後,他們直接打電話給紐約時報的廣告專欄主筆,告知Omnicom成立的訊息。對方真的是大吃一驚。這宗交易後來被稱為「大霹靂」的確有石破天驚之勢。
比較起來,媒體現下報導Vincent Bollore再次拿下多少Aegis集團的股份(現在已經到20%以上了),又有什麼意義呢?也許只不過是幫這些股市鷹隼在放消息而已。說到這,我不得不覺得,Omnicom的成立為何新聞滴水不漏?因為人家是真的要認真成立一個集團。而其他集團的新聞為何不斷?甚至,英國證交所得下令Martin Sorrell在期限內決定到底要不要買?
是因為前頭玩的還是認真的企業合縱連橫,而後面這些例子都只是金融家在炒作股票?
我不知道答案,所以我最近挺沉默。閉門讀書是也。
完全無意義八卦新聞一則
10 月 / 24 / 2005雖然我才責罵別人八卦。忍不住要再來八卦一下。以下這則新聞完全沒有意義,不喜歡八卦的人,可以不看。
八卦主角是咱們大家的好朋友,Martin Sorrell爵士。他今天上了廣告八卦刊物的頭條(我不是說了嗎?No News is Good News.),因為他大人即將付出據稱是「破紀錄」的離婚贍養賠償:和Sorrell結婚33年的Sandra Sorrell爵士夫人,在2003年上英國法庭對Sorrell爵士提出離婚。法官宣判結果,Sorrell爵士必須付出高達3000萬英鎊的贍養費。3000萬英鎊約等於台幣1,778,190,000元。天文數字嗎?其實也不多啦,剛好是比Sorrell爵士本身的身價約7500萬英鎊的一半少一點點啦!
根據法庭文件,Sorrell爵士夫人要跟Sorrell爵士離婚的原因呢,是因為他是工作狂。(不會很意外吧!)讓她覺得被“邊緣化”,同時“去人性化”,而Sorrell爵士則“將她排除在熱情之外,找了一位情婦”。
Sorrell爵士一向擅長達成最佳交易條件,獲得最大利益。這回,身家一下子去了一半,應該也是蠻心痛的吧!不過,愛情是無價的,祝他幸福快樂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