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廣告學問’

每日一句:付費的(paid)、擁有的(owned)、和賺到的(earned)

7 月 / 10 / 2010

實例:客戶談話

摘自AdAge記者Jack Naff在2010年坎城對Unilever行銷與溝通長Keith Weed專訪。 (閱讀全文…)

龔大中:作廣告,就是說故事

4 月 / 20 / 2010

2010年坎城青年創意競賽台灣選手培訓營4.17日課程文字摘要

(記錄/整理:小魚)younglionstw (閱讀全文…)

CP+B電子郵件精選

3 月 / 05 / 2010

一直想要選譯一些 CP+B 的電子郵件精選。(出自 Hoopla 這本講 CP+B 這家公司的書。)

(閱讀全文…)

作品說明影片/網頁精選

7 月 / 23 / 2009

作品說明是完整作品的一部份。據說作品說明影片是由CP+B發明,並且成為今年廣告業的標準作業模式的一部份。稻本零在09年2月來到台北在擒獅專案中甚至告訴大家:想創意時就要先把作品說明影片的劇本想好。

首先是結構,必須用簡單的三段論甚至二段論結構(問題-洞察-解決方案,洞察不是很厲害時就只有問題:解決方案。)這個案例用的是:挑戰-解決方案。結構是差不多的。 然後是執行方案的說明。我喜歡這個作品說明以視覺化表現訊息,清楚俐落。沒有雜七雜八的廢話。還有回到作品帶一開始,用一句話把整個作品的價值清楚闡釋了,這點也很酷。 白開水計畫Tap Project 白開水計畫本身是很有力,超簡單的作品。作品說明帶最少有兩版(我知道最少有三版) 這個是07年得鈦獅獎的時候一開始的版本:

這個是我剛剛發現的,由白開水計畫在YouTube上的品牌頻道貼出的改版:

eco:Drive eco:Drive在今年的One Show和坎城都獲得大獎。這個說明帶也作為對消費者說明整個計畫的內容。是個將複雜的執行以視覺化說明示意非常清楚的作品說明。

好廣告計畫

這是好廣告計畫提名的一件作品。非營利的行動通常沒什麼錢,但是沒錢也可以做出很清楚的作品說明喔!這件作品說明更加是整個活動的清楚說明,所以,很棒!

印度時報的這個奔牛活動廣告,也是作品展示的經典範例。(09 Spikes Asia亞洲廣告節得獎作品。)

讓它響!道路安全計畫

09年坎城的多重得獎作品。

09年坎城的這個車上懷的寶寶說明網頁也是簡單清楚。 繼續發現中。

2009年坎城公關獎

6 月 / 22 / 2009

2009年坎城公關獎的大獎,頒給澳洲旅遊局的“世界最理想的工作”。這件作品之前在One Show也獲得大獎

公關獎評審團選出的得獎作品名單,最讓人驚訝的,應該是,這份名單看起來跟其他獎項的名單差不多:如果不說是公關獎,說是促銷、網路、直效、媒體、整合廣告獎,應該也不會覺得突兀。

而我們的好朋友伊藤直樹果然實現諾言,把他的“愛的距離”拿來報坎城公關獎,而且順利獲得金獅獎一座。(這些人為什麼要什麼有什麼啊!)而“趕快拽去姥姥家”(The Great Schlep)也獲得坎城公關獎的金獅獎。這會不會讓你很疑惑,到底公關獎是在選什麼樣的作品啊?什麼是公關的定義啊?

因為我沒有很欣賞公關獎的評審團主席Tim Bell爵士先生(他大概代表老好幾代的公關人吧!講話挺不明確的)就跑去問兩位美國的女性評審Carol Cone和Nancy Seliger,果然她們講話比較清楚。

Carol Cane的意思是:公關可不是有媒體露出就好了(Public Relationship is not publicity),在這數位媒體改變媒體生態與消費者行為的時代,不可能只是寫個新聞稿,而是要真的給人一個好故事。因此,當有真的有好故事時,當然是因為本來就有好創意,而這是為什麼坎城公關獎選出的作品跟其他的獎長得很像。就是因為好創意就有好故事,引起好的對話。她還說,現在的公關不是媒體管理,或新聞稿管理,而是對話管理。所以,總言之好作品就是好作品,不管是在哪個獎項。

第一屆坎城公關獎選出的作品結果很多是來自廣告公司,而不是公關公司,而評審團說他們也不會覺得這樣不好。不過這真的是讓人困惑,特別是第一屆公關獎的評審團主席Tim Bell並沒有很好地說明公關獎的意義,(覺得他挺被一個伶俐的女生非常多的評審團給帶著走了,幸好他也沒有很想要照自己的意思選作品的樣子),記者也多半搞不清楚公關獎要幹嘛,結果就留下一個很令人困惑的場子。很多記者都非常疑惑地離開評審團記者會場地。我把Ito桑上次來台灣時跟大家講的關於公關對他的作品的意義的那套理論跟日本記者講,她還要引述我咧。(請08年坎城廣告獎結案報告的讀者翻開本刊的第293頁,Ito桑對公關獎的意義和他為什麼要去報公關獎,有非常清楚地說明。)

One Show創意營:Day 4

11 月 / 19 / 2008

又是疲倦的一天。今天其實只有下午開始過創意一直過到晚上然後直接聽演講。(三場!總之這裡就是演講永不嫌多就是了。)

今天創意營的經典對話:

昨天雜七雜八提了一堆idea的學員又出現。昨天講師給他們的意見是:他們講的一堆東西都是在講探索。 所以讓他們用探索的創意發展。

他們出現時還是講昨天的創意。講師問:探索呢?

回答:因為昨天你們(講師)誤解我們,所以要我們作探索。

Rei,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數位公司AKQA的創意長,和Andy,著名創意廣告公司the Martin Agency的資深副總裁和創意總監,當場傻眼。

這組學員說昨天翻譯沒有給他們翻好。(昨天翻譯的就是我。)所以講師誤解,才叫他們作探索這個概念。於是今天的翻譯又幫他們重新翻了一次。但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idea,只有兩句四字成語,所以最後講師說:你們愛作什麼就作什麼吧!他們還說講師昨天也沒有給他們評語,一直要講師給他們的概念評語。

後來Andy先說:我們只是給你們意見,你們要不要採納都可以。不過,通常在專業工作上,如果我們跟創意說,你們再想新的創意,他們並不會把舊的創意帶來,一定是重新想。後來好脾氣的Rei也說:我們還是換下組吧!然後連最最好脾氣的Michael(對,紅帽子狄運昌先生今天來剛好跟我一個教室,他跟Rei和Andy就一起講評),都說:我們換下組吧!這組只好走人了。(帶著「講師一直誤解我!」的怨氣吧!)

IMG_0544
(這張圖片的OS是:有些人真是不受教!)

後來凡是這類聽不進別人的話的,講師一律是:你們的idea很好,就作吧!You Guys are cool!

後來我就給PJ發了Google線上教談簡訊,說,創意營沒有你真的很不一樣。我們想你!

去年PJ為什麼會想出:「不准與講師爭辯!」的規則呢?總之那是很有效的規則。PJ真的是年輕人最需要的導師!

今年創意營難帶是許多講師的心聲。我已經聽到六位講師對記者或甚至就在晚上的講座中公開表達「希望學員知道來是學習,不要這麼堅持自己的想法」,和「你的創意不寶貴,不要把舊創意一直帶回來」的想法了!還是學員都不好帶,其實去年只是因為我跟了PJ,才能從那種雷霆萬鈞的教學法中受益?

One Show創意營 Day 3:戰況慘烈 屍橫遍野

11 月 / 18 / 2008

今天其實是Day 4,活動下午才開始,所以有很長時間可以來慢慢補敘昨天的事。(想了一會要不要用「戰況」兩個字。)

不過昨天真的是「戰況慘烈、屍橫遍野」。

這次的現場簡報,簡單說,請你由VW、Smart、和Skoda中任選一個品牌,提出幫他們作車友會的想法。這是個很複雜,很難的簡報,因為其中包括品牌建構和社群建構兩個任務。

前天(Day 2)發布簡報後,昨天是第一次過創意。我被分配到幫Rey Inamoto(稻本零)和The Martin Agency的Andy Azula翻譯。出發前,One Show的Kevin跟One Show China的Fench向所有評審和講師簡報第二階段簡報的創意過程的規則和可能面臨的狀況。
IMG_0487

IMG_0473
上圖:Rei詳細詢問過創意的整個過程應該如何進行,圖最左方的就是Andy。Andy的弟弟聽說多年長住台灣,剛剛搬回美國但是還是比較喜歡台灣,所以馬上要再搬回台灣。我們到時候叫他來看弟弟的時候跟我們聚聚吧!Andy旁邊戴松綠圍巾的就是這次台灣團的大贊助廠商桑河的Johs。他說他此行受到很大感動,正在考慮贊助類似的活動。

IMG_0518
上圖:上午講師讓每組公開提報,並且在之前進行自我介紹報告姓名、來自地,和擔任角色。(文案、藝術指導等。)圖為由5位來自台灣台北的art跟大陸忘了是哪裡的文案和一位art組成的隊伍。現在在報告的是我們台灣台北JWT的G蛋。G蛋真是個好孩子,而且這組早上提出的創意相當受講師讚賞。

IMG_0537IMG_0536
上圖:下午講師跟每組分別進行討論。這張圖片左邊的是大陸忘了那個地方的組員,右邊兩位是台灣的組員。不說的話應該看不出分別在哪。後面一堆都是在旁聽講師給他組評語的。

看完照片要來說一下整體的狀況為什麼慘烈。其實,最主要的問題就是:

搞不清楚創意過程是什麼:不知道是不是該歸因於大學廣告教育和日式企劃教科書的影響,很多人上台就一定要先來一大套從所謂的「我們調研的結果」、「經過我們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哇啦哇啦講一堆什麼消費者是什麼樣的,市場是什麼樣的。在這裡下個句點,是因為,然後就直接跳到執行面的創意上了。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洞察,策略,卻付之闕如。同樣付之闕如的還有概念與品牌的關聯性。(品牌獨特性:要是拿掉品牌名稱別的品牌也可以用的,那就不是對這個品牌最有獨特性的創意。)Rei在前一天檢討入圍作品時曾經在白板上畫圖表示創意過程的必要階段與層次是:

IMG_0252

目標→洞察→創意→執行

相信也是因為這個問題很嚴重,所以昨天特地發布新簡報之後找了Anabela來告訴大家其實你的提報內容要包括什麼,只是很不幸地是年輕創意人沒有意識到為什麼告訴他們該怎麼作簡報(Anabela一開始就講了,重點不是簡報怎麼作,而是策略怎麼想,她也是解說創意過程),結果聽過即忘。昨天出來提報又是一模一樣從學校裡教的那種企劃案整個開始來。

結果很多提出的概念根本還沒談到目標,當然也沒有相關的洞察,就直接跳到比較在創意層次上比較低階的執行性的概念上了。而講師要大家想的是在創意層次上比較高階的概念。講師要聽的其實不是在低階層次要作那些活動,作什麼樣的網站或廣告,而是一個有品牌獨特性(當然就是根據對品牌/產品事實和消費者洞察來的),能用一句話表達的創意概念。

這很難了解嗎?我相信是。因為我在學校教廣告課時也就是用這一套。看起來簡單的東西,需要非常多次的練習才能稍微掌握。如果老師或在公司裡用得又是那一套從美國大廣告集團抄來的日式提報法,很有可能花非常多時間和精力,搞出數十頁的ppt,卻連創意過程都還沒開始,就直接跳到執行。然後就會想出一堆舌燦蓮花的標語式口號,或是看似熱鬧甚至花團錦蔟卻很不相關的所謂創意來提報。

這個問題幾乎每組都有,早上的公開提報時講師剛開始沒意識到問題有多嚴重(平常很少有機會指導這麼沒概念的創意組員吧!),只就品牌獨特性(當然就是牽涉到洞察),對概念層次的掌握程度(是不是在初期階段能夠想出多量的、簡單的、概念層次高的創意)評論。到了下午各組私下的面談時間,問題就浮現了。

首先是有人跑來跟我嗆聲說:到底是要作車的廣告,還是車友會的廣告。「聽你的翻譯我們以為是要作車的廣告,但是我們去問組織單位他們說是要作車友會的廣告」。(她以為她在跟誰講話?我當然馬上跟她講是她沒聽懂,不要說是我翻譯的問題。)事實上這個簡報的確很複雜(雖然Johs對此認為是「這個簡報很厲害」),後來也有兩個team另外也提出「到底要先作車,還是先作車友會?」的疑問。最後Rei用一個比喻來解答:

如果你能夠讓一個club酷到讓人家想加入,而這個club剛好是某個汽車的車友會,人家為了要加入就會去買車。就像想要踢足球要先去買球鞋一樣。

車或車友會的問題解決之後。繞來繞去的問題包括基本款的:

◎大家都要去遊樂場問題:十組之內有四、五組各想到要作一個遊樂場。這個問題其實是基於一個Smart問題,就是:在VW、Skoda和Smart三個品牌中大家都搶著選Smart。這個問題長大成人並且出現在廣告公司裡之後,就會叫作P&G vs.Nike問題。就是大家都要搶著作Nike的廣告,不要作P&G或Unilever的廣告。然後做出來都是一個抄年鑑的叫作酷的公式化長相。於是就只好拼執行了。結果Rei和Andy,(特別是Rei),每次唯一選Skoda那組一出來,他自己就很開心在那邊笑,然後說:就光你們選Skoda這件事我就想給你們加分。讓人家一頭霧水,不知道他到底在高興什麼。

◎品牌獨特性問題:想出來的概念太generic,如,大家都有對於浪漫的期待,所以我們要玩浪漫這件事;或,年輕人都追求時尚和樂趣,所以我們要玩時尚和樂趣;或,Smart是小車,因為小,所以怎樣怎樣,但是小車其實很多。光談小,並沒有很Smart,其他小車也都能夠用。

◎廣告創意vs.車友會創意問題:簡報要求的是車友會的創意。雖然這當然牽涉到品牌,而且甚至有可能是利用品牌廣告來增加車友會的吸引力,但是,重點還是要想出一個能夠驅動社群的概念。後來Rei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一個是Fiat的概念:Fiat也是小車,當然也談Eco,但是Eco的概念怎麼造就社群呢?他們設計了一個程式,車主可以下載到自己的隨身碟(大陸這裡叫作「U盤」),在開車時將「U盤」插入車上的USB插槽中,就會紀錄整個行駛的狀況。回家之後再把「U盤」插回電腦,連結到網站上,系統就會給你一個你的行駛狀況分析,告訴你,比如說,你換檔時後多消耗了都多少燃料,這個「讓你更有效率地利用燃料來駕駛」的設計,就是將Eco「社群化」的一個趨動手段。因為,當Fiat蒐集到這些資料之後,就在網站上展現這些由「eco的駕駛經驗」所組成的駕駛風景。(後記:這件作品後來獲得2009年坎城網路廣告獎大獎。)

針對後兩個主要問題,加上發現年輕創意對這兩個概念一直沒有辦法理解,後來Rei就拿了A4紙撕成一半開始來開處方:有些組拿到的是「Why buy smart?」,有些組拿到「Why join a club?」,有些組兩張處方都領到。症狀比較嚴重的(連上面這兩個問題都聽不懂的),就開填空題:「Smart is for people who are ______________.」(Smart是__________的人的車。)也挺嚴重的是給50個關鍵字思考工具:在紙的左邊寫下50個為什麼要買Smart的理由,右邊寫下50個為什麼要加入任何什麼什麼組織的理由,然後如果有共同的,就用那個當創意的思考點來發想。更嚴重的是就是「現在不要再想朝下想這個概念了,明天提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全新概念」(對於只想出兩三個或甚至一個的概念,就直接陷入其中而往下一直細想執行的組)。

總之,對剛剛嘗到入圍的喜悅和勝利感,可能正覺得踏在宇宙最高處唯我獨尊的年輕創意,花了一個晚上想出來,充滿信心提出的(而且可能還是很了不起的四字成語加四字成語)創意,結果是點子屍橫遍野,講師的話完全聽不懂(主要是因為聽不進去)的年輕創意來說,昨天應該是相當挫折的一天吧!

不過這其中可能有些人會一直生氣下去,持續責怪別人(包括翻譯不翻他的成語或他那一大串解釋等等,講師不了解他的概念,不了解中國年輕人,講師過創意時間太短,同team的人程度太差,等等,以前我的學生還責怪我都不讚美他們,或是都不笑之類的),有些人則終於能夠了解正確的創意過程並且找到好洞察,想出好執行方案,(最少也要學會自己用英文表達意見),並且在One show創意營中成長。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講師能夠帶領這些學生通過艱困的創意過程險灘,最後想出好創意嗎?我跟各位一樣非常好奇啊!

(不)懺悔錄

6 月 / 19 / 2008

現在剛好有點時間,(因為我沒去研討會),來懺悔一下好了。

達彼思的游麵說在坎城要我照顧小龍和阿德烈。結果我前天責備了小龍。昨天又把阿德烈給責備了。(他們兩個應該不敢再跟我們一起吃晚餐了。)

因為小龍說得獎作品不是回去也看得到。(我就說我不同意,因為來坎城其實不是來看得獎作品,應該是來看所有的作品,或沒得獎的作品。)

昨天阿德烈問我NikeiD是什麼。結果也被我責備了。後來崔小荷說,其實傳統的廣告公司創意不太會去看網路廣告獎的得獎作品,所以阿烈不知道去年網路廣告的大獎作品是很有理由的。

不過當時我責備他的原因是因為講到了掌握坎城的作品對創意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事。

今天早上早餐時我遇到韓國的某大創意(忘了他名字,他每年都自費來,今年還帶他16歲的女兒用──她學生入場費一起來)。我問他對這件事的意見,他說,他同意阿烈的看法,對創意來說作創意時進行的研究的確已經花很多時間精力,掌握全球的作品不見得是最重要的。不過,我說,你還不是每年都來,而且我覺得應該是不分產品類,有些是整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這是最重要的。如果創意到現在的此時還不知道NikeiD,不知道白開水計畫,那我就覺得不妙。他就說,他懂我意思,然後忽然跟我要名片。

很多創意怕看外國作品的原因(湘雲說她以前也是這樣)是:怕受影響。關於這我要說兩件事,一件是,我去讀博士班時,聽到過一位數學家的故事。忘記是那位數學家,好像住在高加索之類的。當時可沒有國際學術研討會,也沒有網際網路。所以這位天才數學家終其一生一直在天才橫溢地證明很多人家在世界其他地方早就證明出來的原理。

另外一個是,(這我講過一百遍了!),我有次去阿姆斯特丹時,去了林布蘭紀念館。當時剛好趕上了畢卡索展。林布蘭跟畢卡索有啥關係?畢卡索藝術生涯中有好幾年專心臨摹林布蘭,重複畫他某些畫的構圖和主題等等,然後逐漸將林布蘭的畫轉變,最後創造出自己的獨特畫風。

重點是:三層樓還是兩層樓的展間(就是在林布蘭當初住過的地方啦!),每一樓牆上都貼著好大的:「好的藝術家偷,壞的藝術家抄‧」我覺得創意人本來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讓抄慢慢變成偷。所以,應該不要怕受到別人影響才對。

網路廣告獎的評審團主席Coleen(她人好好喔!)在評審團記者會中說,她認為,網路廣告獎跟其他的廣告獎最大的不同是,應該不會有其他的評審像網路廣告獎評審團一樣,一看到看過的手法就說;這個有人作過了!然後那件作品馬上就丟掉了。(PJ在北京帶創意營時也是,青年創意跟他過創意時,他常說,I have seen it before!然後這創意就死了!)我想,也許網路是比其他評審團更追求創新,但是不作別人作過的應該是創意(想要得獎,或只是想要作出好作品)的要務。

但是你不看,或是躲避看國際的作品的問題是,你根本不知道人家作過什麼,結果你很可能無法避免重覆別人作過的作品。所以講來講去,看別人倒底作過什麼還是很重要的。

崔小荷看完本文的預覽後說我沒有懺悔,只是陳述。好吧!其實我沒有很想懺悔,因為我覺得我的想法真的是很對的。

好吧我還是懺悔一下:小魚應該學會溫柔善巧,要像Coleen一樣,不要一下子就責備別人。好了,報告完畢!(游麵跟柱子看到本文可以簡訊給小龍跟阿烈叫他們還是可以跟小魚吃飯。應該不會再責備他們了!)

後記:(2010.2.27)在09年邀請稻本零來台灣主導Soga Soga Eureka的創意營活動,在Rei簡報時我幫他翻譯,他忽然提到畢卡索說的「好的藝術家偷,壞的藝術家抄」,我當時真是太驚訝了,不由得瞄了他一眼。「好的藝術家偷,壞的藝術家抄」變成這次Soga Soga Eureka創意營活動的主導原則。

顯然先生亞當斯:作廣告、做廣告

12 月 / 09 / 2007

最近讀了一本叫《利潤的故事》的書。這本書以小說型式寫成,描述一位利潤大師幫一位潛心尋求利潤之道的「商業求道者」上課,教他學會找出獲利之道的過程。

在開頭的某一堂課中,「大師」開的讀本是一本1961年首次刊登美國《週末晚郵報》的一篇文章印成的小書“Obvious Adams”。下次上課時,「大師」問「學生」,印象最深刻的是書裡的哪句話?學生回答:「荷蘭沒有山」。於是師生一起很愉快地大笑。

我很好奇,就跑去找這本書的資料。先說,翻譯書多半我有習慣找英文版,不過根據調查結果,這本書除了在一個所謂領導學網站以大概4.95美元的價格發賣(但是不對台灣出貨);在亞馬遜書店則以大概17.65起跳的價格賣著二手書。加上我已經找到中文版(譯為《洞悉大師亞當斯》)拜讀完畢。建議大家不需麻煩去買英文版。這本書短小輕薄,內容不怎麼艱深,概念則很簡單,誤譯機會不大。

話說,故事的主人翁亞當斯先生,是一位在廣告業工作的人!(有興趣了吧!)不過,他跟咱們這些傻傻「做」廣告的人不太一樣。亞當斯先生靠著洞察力,往往能找出顯而易見,大家卻沒有發現的事,因此總是能幫客戶解決根本問題,讓他自己身價高漲,能靠幫企業解決問題,而光靠當顧問就不愁吃穿。(更有興趣了吧!)而他也得到了“Obvious Adams”的綽號。──中文版翻成「洞悉大師」亞當斯,容易讓人認為這本書是要幫讀者「洞悉」某叫作亞當斯的「大師」──沒那麼嚴重,不須害怕!其實這本書的重點就這麼多!已經講完了!

「荷蘭沒有山」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在這本書的最後,敘事者(就是這本書的作者,也是一位跟亞當斯一樣靠幫人解決問題作顧問營生的人──亞當斯的故事疑似他的自我描述──他的名字是Robert R. Updegraff,1889年生-1977去逝,把他翻成阿德葛拉夫好了!)描寫「顯然先生亞當斯」的成功之道,阿德葛拉夫說,亞當斯的成功之道讓他想起一位小男生,有次,小男生的老師給他出了一篇作文題目,叫「荷蘭的山」。小男生只寫了這麼一句話:

荷蘭沒有山。

寫到這我本來想要寫寫最近看到的好創意的「顯然事實」。如,

-「美妝廣告裡的女生都好假」。(Dove近年以真實女性而非超美女模特兒作廣告,以及「揭發」美妝廣告秘密的策略。)
-「車子太少出毛病,結果大家都忘記它的存在」。(Honda在英國作出Cog篇廣告來講「不出毛病就是好」的市場狀況。)
-這些侵犯人權的事情不是在這裡發生,卻是在現在發生。(國際特赦組織的「不是在這裡,卻是在現在」系列廣告。)
-公益廣告大多都沒有用。(所以「白開水計畫」要想出辦法幫客戶真的把錢募進來。)
-Guinness黑啤要花120秒才倒好一杯所以跟一般給老粗喝的解渴啤酒不同。(「好事降臨給耐心等待的人」系列廣告。)

不過我後來想到有一件最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這一切事實之先最顯然的事實,那就是→現在在台灣作廣告沒有前途。~~

其實應該說,「做廣告」不管怎樣都沒有前途。

要就要當霍普金斯(My Life in Advertising and Scientific Advertising的作者)或顯然先生亞當斯。能夠幫客戶解決問題,帶來利潤,才是王道。

注解:作廣告和做廣告有什麼不同呢?在我的用法上,「作廣告」是比較廣泛的解決問題。「做廣告」就是做出一些實體的廣告。在台灣,要靠「做」廣告維生,那誰都會跟你講那很辛苦的。

創意營第四天(續)

11 月 / 13 / 2007

現在的進度是,陳郁臻(以下簡稱阿溫,陳郁臻這三個字打起來實在太累了)的組員跑出去拍東西了。所以我們際續坐在星巴克,我就繼續來寫寫。 (閱讀全文…)